寒假成近视发展高危期 爱尔眼科专家建议:定期检查别松懈
——《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事实上,如前所述,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发布的有关文件中也提到要求地方法院发布统一审判标准。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治标,还必须反思产生这个问题的观念,即有关法制的统一性的观念。
不过,为了帮助审判职能的实现,也可以建立审判辅助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其后,美国国会进一步扩大联邦最高法院的规则制定权限,授权其制定上诉审程序和证据规则,从而诞生了《联邦上诉审程序规则》(1967年)、《联邦证据规则》(1972年)。监督、指导与领导三者各自的性质是不同,它们在上级对下级的关系中,呈现的影响力从弱至强、从独立到服从。无论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性文件,还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都不与具体的案件相联系,本质上就是抽象解释,属于立法行为。高级法院承担一些行政性职能,落实地方党委的政策和要求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审判业务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受到行政化的影响,导致本已存在的行政化倾向更加明显,这就有违司法改革的初衷了。
关键词: 高级人民法院 抽象规范性文件 司法解释性文件 层级审判监督 高级人民法院以发布抽象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指导地方审判业务的做法,在实践中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长期以来,司法实务界人士虽有过一些探讨,但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不多。然而,工业化一旦大体完成,苏联体制的长处就不再明显,而短板暴露无遗。
也可以说,这种制度名为社会主义,实为由国家政权以强力手段进行规模性资本积累以实现工业化、国家政权对企业生产乃至整体性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和计划性管理、国有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问题的要害在于:国家计划或高度控制、频繁干预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固然有助于迅速积累资本,迅速推进工业化,却不能持久而充分地调动企业和个人的能动性,故而越到后来,其效率就越不如自由资本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这种经济制度对于快速资本积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并非没有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会产生极为显著的效果 — 如在1920-1930年代的苏联。这三种机构背后的金融资本均属于货币借贷的生息资本,多为商业高利贷资本的一种转化形式,故而与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关系密切。
在当时西方也能看到类似情形。这不啻是摧毁了印度手工业工人的生计,扼杀了印度的传统纺织业。
此时开罗之大,仅次于北京 — 它如此之大,以至于骑马走一圈得花12个小时。他们的舰队所运载的陶器最初根本说不上是荷兰或英国的工业产品,谈不上规模……但这种商业扩张史无前例,在客观上带动和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从印度方面看,早在16世纪,就已出现了相当活跃的货币经济。因历史条件的限制,这种资本主义参与和促进工业生产的程度远不如现代资本主义那么高,尤其不如工业革命后与大工业生产捆绑在一起的工业资本主义那么高,但从本质上看,商业资本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没有区别,其在各大文明的历史上也从未缺位。
我们知道,在当今世界,北欧诸国社会经济制度最接近经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即建基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上的社会主义。但需要注意的是,总体而言,古代世界剩余价值积累和转移规模越到后来越大。他们的货币兑换系统与西方的货币兑换系统不同,并不依赖交易会或交易所之类的公共机构,而依赖于一种存在于商埠与商埠、兑换人与兑换人之间依靠信用的纯粹私人性联系。据有关历史资料,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经济发展已使江南地区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获得较大规模。
[20] 尽管这种资本的放款对象多为商人和官僚,直接贷款给生产领域较为少见,但其与现代意义上的金融资本没有本质区别,或者说只在经营规模和效率上有区别。欧洲人在印度经商,必定由他们从中撮合。
使用这个概念,可以更好地解释1992年以前印度和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制度。这其实就是195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学界热烈讨论的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日渐明显。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帝制时代早期,或者说在西元纪年开始前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包括商业资本和实物资本)已达到了可谓极大丰富的程度,前三头之一的克拉苏富甲一方,毫无羞耻感地用财富兑换权力,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与凯撒、庞培一道,成为前三头即绕过法律左右罗马政坛的三个大人物。这时居住在10000人以上城镇中的埃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土耳其为20%,突尼斯为15。[19]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界限已非常模糊,像从前论者那样对这两种资本进行区分已无必要。[10] 布罗代尔语,转引自安·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291-292页。货币流转和市场需求使一部分人积累了较多资本,得以雇佣较多工人从事手工业商品的生产。
[3] 事实上,历史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不仅很不自由,而且很不道德。正是剩余价值的创造和积累使基于赢利动机的商业成为可能。
商人不仅充当小生产者与市场的中间人,也一定程度地介入生产,控制小生产者。在现实中,国家从未停止过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在不少情况下,国家甚至还是占有不小比重的经营主体)。
[5]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及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货币经济已颇具规模,也就是说,商业资本主义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用古代标准看尤其如此。尽管如此,他们用与西方人相似的方法从事汇票、货币兑换、现金支付、信贷和海事保险业务等金融业务。
票号经营者多为山西商人,主要经营范围在北方,但在南方也有业务。账局大约产生于雍正、乾隆年代之交,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张家口和太原等地。但总的说来,其效率与更为正宗的欧美式资本主义有明显差距。总共可能有超过700-1000万苏联人被屠杀。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特朗普发动的疯狂贸易战仅仅是最新最近的一个例子。然而,据16至17世纪时学者的估算,罗马人口有100万、200万,甚至1400万不等。
[13] 同揭,第41-62页、第72-75页、第124-132页、第139页。[18] 尽管小商品生产者中出现了这种资本主义分化,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手工业者和手工业作坊毕竟不多,更常见的还是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
他们多属于婆罗门富商阶级。生产资料的分配、生产调节和产品销售主要通过国家来进行,但并不绝对排斥市场的作用(如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地下自由市场即著名的黑市。
[11] 据旅行家伊本·白图泰1326年的记载,14世纪时,开罗占地450公顷,物产丰绕,商旅辅辏,房舍栉比,而且极为富丽。反过来看,商业赢利活动又会进一步促进剩余价值的创造和积累。如果一定要给西欧式资本主义作一个较狭义的,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界定,不妨把它视为这么一种制度:其中,绝大部分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借助已有资本(含金融、生产设备和厂房、甚至基础设施和销售网络等形式的资本)以雇佣劳动从事生产,创造利润。及至1990年代,先前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苏联和印度都放弃了既有制度。
国家资本主义概念还有一个附带结果,即,把有名无实的社会主义搁置起来了。在一段时间内,使用强有力的国家手段能迅速且大规模积累资本,故而这种资本主义很适合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使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初步实现工业化。
甚至利用宗主国地位迫使殖民地为其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谋杀。
如此看来,德国学者德尔布吕克对罗马帝国人口的估计 — 即6000万至6500万人 — 可能也得打折扣。从中国方面看,明清时代便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规模相当大的货币流动和工场化工业生产。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